歡迎訪問上海舟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
咨詢熱線:021-31007180
人工智能發展瞬息萬變,卻離不開“質量”與“需求”兩項衡量產品優劣的關鍵要素。從人機大戰到醫院圈地,再到即將來臨的商業化交付,看似漫長,卻也只經歷了短短兩年時間,這一賽道環境瞬息萬變。
過快的發展常常會招致質疑,“AI技術革新醫學影像”一直是業內外爭論不休的論題,但無論輿論幾何,AI企業在落地上方面做出了實在的進步,超過1000家三家醫院入駐了AI企業的醫生。

醫學影像并不是AI應用的第一個場景,許多企業的AI技術源于計算機視覺的遷移,并在此基礎上根據病種的特征進行訓練、優化。遷移算法的優勢在于開發者可以迅速切入醫學領域,能加速醫療AI產業的發展。南方電訊與Polycom遠程醫療解決方案已落地了數十個重要標桿案例,并滲入全國各三甲醫院、專科醫院、醫療機構、醫藥公司等各個細分領域,為各醫療機構實現了遠程會診、遠程查體、移動病房、遠程病患影像分享、卒中急救、數字化手術室、遠程手術示教、遠程醫師培訓等各種應用,為全國智慧醫療、分級診療等民生工程的落地鋪開增添遠程協作技術助力。
2018年可謂是醫療AI落地的一年,隨著醫生觀念的轉變,醫生不僅僅開始使用AI產品,也逐漸參與到了產品的研發以及相關AI人員的培訓,醫生與研究人員之間的合作變得更加的頻繁。
隨著AI算法的精準度不斷上升,逐漸趨近于完美,這個過程中也來帶了諸多問題。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來源于一些公司在追求算法準確率的過程中,其精準率也在不斷上升同時,誤報率也在不斷的上升。有醫生表示:“對于常規的問題,AI通常是不會漏診,而一旦漏診,必定出大問題。雖然有一些產品能對良惡性作出基本的判斷,但離成熟還差得很遠。”
為解決這些問題以及描述AI發展的狀況,一些如醫院閑置率、報告應用率新的指標也隨之誕生。這些指標能協同準確率、魯棒性,更全面的反映AI產品與醫生的磨合程度。
對于醫院而言,在沒有現金流壓力,又對產品較為滿意的情況下,在產品定價成熟前以全款方式買斷產品顯然更有利可圖,當前的價格必然遠低于商業化后的價格。
年費模式雖未收集到相關數據,但在產品過審后,很有可能成為主流。一方面,這種運營模式方便于對產品進行成本控制,后期醫院及影像中心若對某一產品不滿意,也可及時更換產品。
拋開商業化模式不談,AI的技術突破也值得一看。
針對人工智能專項出臺的政策較少,一般歸屬于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相關政策,2018年3月國務院發布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,4月教育部發布的《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》及國務院出臺的《關于促進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創新行動計劃》都強調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與相關人才的培養,而對于企業而言,相對重要的是中檢院光機電室對于醫療器械的審核。
2018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一年,而2019年人工智能將更加明確自己將落向何處。近日,國內領先的健康管理機構愛康國賓,正式啟動iKangAI+計劃,合作企業包括依圖醫療、Airdoc、科大訊飛、阿里健康ET醫療大腦實驗室、百洋智能科技-IBM Watson事業部。
這是人工智能技術下沉的另一個轉折點,或許我們能看到AI在三甲醫院的臨床應用之中獻計獻策,但就現在的NMPA審批結構下,深入診斷全流程或許不是明年的目標,而AI企業必須及早獲取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。
另一個方向是同傳統器械廠商的合作,好比手機與軟件的結合,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。
歸根結底,AI+影像是一條一定走得通的路,但在筑路之中,何不少些浮夸,多些腳踏實地?
國富民強,央企護航。作為老牌央企、多媒體通信及應用解決方案服務商,南京普天下屬南方電訊公司借國家全面深化醫療改革的東風,發揮業務專長,積極進軍智慧醫療行業,努力服務民生,經過近26年的探索,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,建立了倍受社會認可的行業標桿。同時,緊跟國家戰略,創新業務模式,用責任與能力擔起這項有利于民生的事業。